您好,欢迎访问河北诺友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官网!
常见问题

服务热线13171926988

电动葫芦事故原因分析及正确的操作规程

作者:河北诺友起重 发布时间:2016-02-04点击:

现在在生产上面我们在很多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电动葫芦,可以说我们的生产已经离不开它的帮助,在这里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电动葫芦的使用要点以及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电动葫芦实物图操作展示

  电动葫芦使用要点:

  1、电动葫芦常在工字钢轨道上来回移动,轨道的两端必须要装挡铁,以防止误操作使葫芦脱轨。最好是在工字钢轨道的两端相当于走轮轴的高度,装设可靠的弹性缓冲器或装有橡胶块的挡板,且工字钢轨道不应伸出室外,若确实需要,则伸出部分要设有防雨装置。

  2、工字钢轨道要设有符合要求的接地线。据晨正光起重了解,某桥梁厂钢结构厂房内电动葫芦吊钩接触工件时有时产生火花,钢丝绳发热冒烟,经检测是接地线与电网零线互串造成的。如果工字钢轨道接地线截面积太小或没有接地线,当有人接触吊钩时,就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所以,工字钢轨道接地线必须接好,其规格一般为直径4-5mm的裸铜线或截面不小于25mm的扁钢,并应定期巡查。

  3、正确使用限位器和导绳器。限位器对电动葫芦的升降起限制作用,可防止吊钩上升过高撞坏卷筒或下降过快过低拉脱钢丝绳。导绳器装在有绳槽的套筒上,随套筒转动作轴向移动,可使钢丝绳在套筒上排列整齐,同时通过导绳器上的卡板与限位杆上的停止块碰撞,使吊钩在升降时自动限位,确保电动葫芦的安全运行。限位器、导绳器是电动葫芦不可缺少的安全附件,可以有效预防顶坏葫芦和乱绳事故。

  4、钢丝绳加油保养方法要正确。有些单位的电动葫芦钢丝绳常被涂上一层厚厚的黄油,尘埃、飞絮等粘满整个绳面,使钢丝绳的磨损加快。此外,黄油布满绳索表面,钢丝绳损坏也不易被发现。正确的加油方法是,当钢丝绳工作时,把油(必须用钢丝绳油脂或薄油,不能用黄油)注到卷筒或滑车走绳的受力顶点面上,使之自然地被吸入绳内。

  5、坚持移动操作方式。有的单位为改善操作工劳动条件,将安装在葫芦上的控制箱移到墙上固定,操作工可以坐在椅子上“遥控指挥”,在方便的同时,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控制箱要安在电动葫芦上,控制线不能太长,让操作工在水平操作时随葫芦走动,这样既能随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又可避免发生事故。

  6、严格执行定期检修制度。按照安全规程,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要定期检修。但个别单位不执行规定,只要能用就行,坏了就报废,从来不定期检修保养,留下了事故隐患。因此,除不定期对葫芦进行全部维修(包括电气元件的检修更换)外,还要定期进行大修,磨损配件必须及时修换。大修后,要严格按规程进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事故原因的分析:

  1.电动葫芦的不安全状态 
  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制造缺陷,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问题、安装缺陷等,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大量的问题存在于使用环节,例如,不及时更换报废零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保养不良带病运转,以至造成运动失控、零件或结构破坏等。总之,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等任何环节的安全隐患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电动葫芦的安全状态已保证起重安全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D;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配合不协调等。总之,安全意识差和安全技能低下是引发事故主要的人为原因。

  3.环境因素 
  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室外电动葫芦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直接影响人的操作意识水平,使失误机会增多,身体健康受到损伤。另外,不良环境还会造成电动葫芦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加速零、部、构件的失效,造成安全隐患。

  4.安全卫生管理缺陷 
  安全卫生管理包括领导的安全意识水平;对起重设备的管理和检查实施;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操作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管理上的任何疏忽和不到位,都会给起重安全埋下隐患。

  电动葫芦的不安全状态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环境因素和管理是事故发生的间接条件。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加强对相关人员。电动葫芦、环境及安全制度整个系统的综合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文章整理自:www.nuoyouqizhong.com 如有转载请保留出处

相关标签:
关闭